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论汉字简化的必要性与发展趋势

请输入课题关键词,搜索相关范文

文档下载

网盘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yJXPAaDbQrb-uTC8DqPZPw

提取码: 3by7


部分内容展示

能够入选《汉字简化方案》和《简化字总表》的简化字,均是由广大的汉字使用者在长时间的实际运用中通过自己的总结,归纳出并逐渐认可了的简体字。从简化方法的角落粗略地进行梳理,可以概括为以下七类,即同音代替法(含采用古字法)、形声简化法、会意简化法、符号代替法、部件省略法、草书楷化法、类推简化法。从1956年我国公布《汉字简化方案》至今,已过去了61个春夏秋冬。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关于简化汉字是否正确且有必要的争论近几年才激烈起来。本文以简化字概念为理论基础,研究了汉字简化的必要性与发展趋势,同时分析汉字简化过程,对汉字简化的权威性和官方性作出肯定,总结文字发展规律,以期望指导汉字今后的发展。
 
关键词:汉字简化;必要性;发展趋势;更多范文
论汉字简化的必要性与发展趋势
汉字有悠久的历史,经过长期的演变仍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是当今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文字。界定汉字的过程中通常以隶变为分水岭,隶变以前的统称为古文字,而隶变及隶变之后出现的文字则被称为今文字。湖南长沙马王堆公元973年的汉墓在发掘过程中发现的大批帛书可以证明:隶书实际上早在西汉中期就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了,并在随后的2000多年中经历了漫长而又复杂的变化过程。
在我国历史上,繁体字作为官方正统通行了上千年,然而到了1949年新中国柽柳,我国人民识字率还不到15%,这意味着我国总人口的85%都是文盲,也就是读书人口中的“睁眼瞎”。而所谓的几千万识字人口,也有很大一部分不过是为了记账、誊抄才略通文字的账房先生、富农。所谓繁体字的优美,书法,只对几百万旧社会的文人才比较有意义。所以新文化运动前后,许多知识分子开始提倡汉字简化甚至是拉丁化,其中以鲁迅、刘半农最为积极。鲁迅甚至提出了“汉字和大众是势不两立的”,“要推行大众语文,必须用罗马字拼音”。(鲁迅《答曹聚仁先生信》)“方块汉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汉字也是中国劳苦大众身上的一个结核,病菌都潜伏里面,倘不首先除去它,结果只有自己死”。(鲁迅《关于新文字》)“如果不想大家来给旧文字作牺牲,就得牺牲掉旧文字”这些较为极端的言论。(鲁迅《汉字和拉丁化》)在工业化社会的背景下,大量的接受过基础教育的人口是国家进步和发展的必须因素,在机械印刷普及的近现代,教育普及速度决定了国家的命运,推行简体化以普及教育是必然的选择。小学教育的普及慢10年,工业化和新型卫生习惯推广可能就要慢20年,在生活条件不好的农村,因此增加的死亡率令人无法估算。而繁体字笔画较多,在铅板铸造过程中容易出现误差,特别是在油墨纸张质量较差的情况下难以辨识,容易揉成一团,几乎天然不适合机械印刷。从五六十年代的印刷书籍可以看出,在字号一样的情况下,简体字印刷品要比繁体字印刷品质量要好的多。而繁体字要达到相同的辨识度,就必须印的大一些,这就意味着更多的成本了。在对六七亿甚至上十亿的人口进行文化教育的过程中,一点点的成本多会被无线放大,简体字使印刷成本有效的降低,在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力还不强盛的情况下,推行简体字对普及教育和中国实行工业化有着极大的贡献。

  • 添加微信,提供课题关键词,帮你找

猜你喜欢

热搜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