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唐诗中的长安意象研究

请输入课题关键词,搜索相关范文

文档下载

网盘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xrqmyDrgyMWk4KsehZJQAg

提取码: x7ih


部分内容展示

“意象”可以说是作为诗歌艺术的基本单位,表现在诗歌中即是一个个语词,其构成包含了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感。意象是诗人独特的审美创造成果,是诗人情感外化的产物,同一个“象”,对于不同的作家和同一个作家的不同时空,可以寄托不同的“意”。唐诗中的“长安”意象就具有这样的特点。学界对唐代长安的研究多集中在地理文化方面以及文化与文学的关系上,成果颇丰,但对唐诗中的长安意象研究却相对薄弱。鉴于此,本文主要研究的就是在唐诗中的长安意象。首先了解长安意象的概念界定以及唐朝前期诗歌中的长安意象。重点分析在唐诗中的长安意象,从表达情感特征、表达空间以及生成根源三个方面来具体研究,最后对文章进行总结。
 
关键词:唐诗;长安;意象;更多范文
唐诗中的长安意象研究
长安地区从西周开始,历经秦、西汉、新莽、西晋、前赵、前秦、后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等十几个朝代,始终是中华民族建都立业的首善之地,积累了丰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在唐代,长安作为帝国京城,既是大唐帝国的国都所在,又是无数文人士子实现政治梦想的全部寄托。从西周到隋唐,有众多王朝建都留下来而形成的特有自然人文景观,如曲江、溺陵、骊山华清宫等,这些景观也高频率地出现在唐人诗歌中,并非单纯指景观,也并非仅仅具有自然之美,而是具有多方面文化象征意义,如曲江与曲江会有关,进而联系到科举文化,华清宫作为唐代最大的行宫,与宫廷文化有关,而华清宫又是大唐帝国兴盛和衰落的象征,也是中晚唐诗人咏史怀古的对象。
“意象”一说,实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固有且重要的概念,这一概念虽被广泛运用,一直以来却没有一个确定的含义。随着文学理论的发展与国外诗学理论的不断引进,直至当代,文艺理论家对“意象”的探讨从未停滞。虽然至今学者们对其确定的涵义和用法犹有分歧,但他们都认为意象融合了主观的“意”与客观的“象”。“意象”可以说是作为诗歌艺术的基本单位,表现在诗歌中即是一个个语词,其构成包含了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感,是诗人以自身感观经验诉诸形象思维,并借助比兴、对偶等艺术技巧,融合具体之象、情感之意,而创造出的一种富于更多主观色彩而能为人所感知的具体艺术形象。意象是诗人独特的审美创造成果,是诗人情感外化的产物,同一个“象”,对于不同的作家和同一个作家的不同时空,可以寄托不同的“意”。
从西周到隋唐,长安地区人文历史积淀非常丰富,有众多王朝建都留下来而形成的特有自然人文景观,这里可粗分为三类其一是郊野山川类,如少陵原、樊川、辆川、终南山、渭水等其二是城坊宫殿类,如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等其三是寺观胜地类,如大雁塔、曲江、濡陵、渭城、骊山华清宫等。有唐一代,几乎所有著名的诗人都曾描写过这些景观,呈现在他们笔下的这些景观蕴含着千年帝都文化精神传统,因而不仅仅具有自然之美,而是成为诗人表达情感的诗歌意象。这些景观意象和都城意象共同统摄于长安意象范围之内。
关于诗歌中的长安意象,可以从汉代说起。西汉时期,随着大一统局面的出现,城市规模逐渐扩大。尤其是京都长安,宫殿华伟,形胜巨丽,自然成为文人歌咏的题材,铺张扬厉、铺采搞文的汉大赋应运而生。就汉赋先后出现顺序而言,先有败猎赋,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和扬雄的《羽猎赋》、《长扬赋》等,及至两汉之交,伴随着朝中迁都之争,汉赋中才兴起了一种新的赋体即京都赋。班固的《两都赋》可谓是京都赋中的发韧之作,赋中描绘了西都长安京歌的富饶、宫室的辉煌、城池的坚固、苑囿的华美以及商贾、游侠之盛,展现出一幅繁荣富贵、穷奢极欲的京都景象。且看其中是如何状写长安的繁荣景象。

  • 添加微信,提供课题关键词,帮你找

猜你喜欢

热搜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