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浅谈木兰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以木兰文化纪念馆为例

请输入课题关键词,搜索相关范文

文档下载

网盘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NgftVRUJCpwrfjI8VIAfoQ

提取码: 1fne


部分内容展示

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随着经济的增长,变得越来越多元化,生活保障得到了满足,百姓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就会越来越高。然而如今的社会,由于经济利益的贪婪或者由于政府的疏于管理,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受到了抑制和阻碍。河南省商丘虞城是个古老文明的县份,有丰富的历史元素,花木兰其中广为大家颂扬的历史人物。本文在对木兰文化纪念馆进行调研,纪念馆广场的设计做出了概念性的景观设计方案,将规划范围进行了功能分区,主要节点和次要节点的合理分配,体现出地域文化特色在现代广场和公园设计中的存在价值。通过这个园区的设计引起大家对于木兰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不仅是让当地居民提高对木兰文化的重视程度,也希望能够引起周边地区的百姓对于苏东坡祖籍这一历史文化的重视,提高百姓的文化自豪性。

关键词:花木兰;文化纪念馆;建筑外观;设计创新;更多范文
浅谈木兰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以木兰文化纪念馆为例
大多数历史学者认为,生活在秦、汉统一政权之下的人民被称为秦人、汉人,也有时被称为华人,这是汉族形成的历史时期,从此有了汉族的族称。也就是说,汉族是由蛮、夷、戎、狄和华夏(狭义)融合形成的。秦、汉在统一全中国的过程中,不断与周边民族发生碰撞和融合,特别是在与北方强大的匈奴发生的碰撞、汇聚和融合的过程中,曾经发生了许多大规模的战争。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时期,最有可能的时期应在汉和帝永元初年对匈奴用兵时期(有待进一步考证),因为这次对匈奴用兵共打了15 年,而《木兰辞》里有“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的句子,历数汉朝对匈奴的几次大型战争,只有这次战争超过了 10 年,其余几次没有超过 10 年。此外,《木兰辞》里写的“可汗”“燕山胡骑”“明驼”等词都是汉朝的常用词和称谓,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木兰从军的故事就发生在汉代。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大动荡的历史时期,经历了三国两晋十六国走马灯似的政权更迭,其特点是边疆各民族向中原汇聚融合,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各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也有了前所未有的汇聚融合,是我国历史上“融为一体”的多元文化大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多元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木兰辞》应运而生。形成于汉武帝时期的乐府诗,以《焦仲卿妻》(《孔雀东南飞》)为代表,逐渐代替《诗经》的四言诗,成为古诗的主要形式。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乐府诗又有了新的发展,受北方民歌风格刚健、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特色的影响,《木兰辞》带有典型的乐府民歌风格,它充分体现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多元文化大发展的时代特征,成为北朝乐府民歌的杰出代表。它在木兰代父从军事迹民间口头流传的基础上,通过艺术加工,成功塑造了一个淳朴善良、刚毅勇敢的女英雄形象,为木兰从军事迹成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打下了坚实基础。

  • 添加微信,提供课题关键词,帮你找

猜你喜欢

热搜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