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杨文娟老师运用补气活血法联合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经验

请输入课题关键词,搜索相关范文

文档下载

网盘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UNiXAnRLmEKqyPovSXFjtg

提取码: vk2v


部分内容展示

本文简要介绍杨文娟老师应用补气活血法联合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之经验。通过跟随老师临床学习,收集并整理老师诊治经验资料,分析其病因病机、方药、名医经验及验案,浅谈补气活血法联合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杨文娟老师通过多年临床实践探索,对脑出血、脑梗死后遗症期的患者运用醒脑开窍、接气通经等方法进行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笔者随师学习两年有余,现将其应用补气活血法联合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经验总结如下。
关键词:补气活血;针刺;中风后遗症;更多范文
杨文娟老师运用补气活血法联合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经验
对于中风的描述,最开始见于《内经》,其对中风有着较为详细的论述。《灵枢.邪气脏腑病行篇》里记载着“五脏之中风”一句,但是此文中所写的“中风”与现代中西医中的“中风病”,其包含的意义有所不同。从历代文献里可以了解到,对于中风病名的理解也是各有所持。对于当代的“中风病”的病症命名,《内经》有着自己的诠释,且对中风发病的不同阶段均有着不同的理解。突然神志昏仆之时,文献中有着昏仆、大厥等记载;当半身不遂,所记载的是偏风、偏枯、身偏不用等描述。比如《灵枢.刺节真邪论篇》中所记载,邪气侵入人体的半身,深入体内,此时营气卫气虚衰而致正气的衰败,导致邪气纵横,发展成偏枯。最早对于“中风病”命名有着确切记载的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其在《金匮要略》中描述,当有半身不遂,或手臂运动障碍,这些均可以称之为痹病,脉象微而数者,其主要原因就是中风。邪气侵袭入络,侵袭于经脉,发生体表肌肤感觉障碍,邪气侵袭入腑,不能识人。邪气侵袭入脏,口吐涎沫,不能言。如此可见,其对于“中风病”的概念与现代医学中对于中风病的理解有着相似之处。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首次提出了将中风后的肢体运动障碍称为“半身不遂”。此外,历代医家也诠释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王履所著《医经溯洄集》中有记载着“真中风”与“类中风”之名。到清代末期,一些主张中西医结合的医家将中西医学术观点加以融合,提出了“脑充血“与”脑贫血“的创新的病名。
中风起因复杂,多由内伤积损、劳欲过度、饮食不节、情志所伤、气虚邪中所致,多在阴阳失调的情况下偶因忧思恼怒等因,导致风痰流窜经络,气血运行阻滞而发本病。中医认为:该病的基本病机总属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病位在心脑,与肝肾密切相关。中风病为本虚标实之证,肝肾阴虚为病之本,风、火、痰、疲为病之标病理性质多属本虚标实。
中风后遗症,是中风后遗留下来的一系列躯体和心理上的临床症状,包括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强、语言蹇涩、精神意识障碍、心情抑郁等。因为此类患者,即便在急性期进行积极治疗,也可因患者后期在既往风、痰、火、瘀侵扰机体的情况下引起不同程度的脉虚瘀阻、经络不通,而出现缠绵难愈的脏腑经络受损的后遗体象,如肢体废用,言语不利,神志障碍等影响日常生活质量的症状,进而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故对于此病的治疗应着重以患者为本,寻求更根本有效的系统康复方法 来促进患者恢复身心健康。

  • 添加微信,提供课题关键词,帮你找

猜你喜欢

热搜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