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大学生心理和谐与应对方式研究

请输入课题关键词,搜索相关范文

文档下载

网盘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pqCMXBGXGoMGJfT8dDaPCA

提取码: v1s5


部分内容展示

心理和谐是个体的主观体验和心理感受与其内、外环境交互作用的平衡状态及自主调适过程,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成熟的阶段,影响个体心理和谐的因素很多,在已有的研究中,研究者更多的是关注成人的心理和谐结构和现状,而对大学生的心理和谐研究则较少,对应对方式与心理和谐讨论则更少。
本研究选择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大学生的心理和谐状况,从应对方式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和谐的具体方面对其进行探讨和分析,本研究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三所高校的部分学生为研究对象,并采用笔者自己编订和修正的应对方式量表和心理和谐量表作为调查工具,研究得出的主要结果有:
1.大学生的家庭亲密度、学业情绪、心理和谐整体情况比较乐观;
2.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和谐总分、自我和谐得分、人际和谐得分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大学生在心理和谐总分、自我和谐维度、人事和谐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不同性别大学生仅对人际和谐程度有显著影响;在心理和谐总分与人事和谐分维度上,是否独生大学生的得分差异显著,独生大学生的心理和谐总分高于非独生大学生;
3. 心理和谐总分与解决问题、求助呈显著正相关,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大学生;应对方式;心理和谐;更多范文
大学生心理和谐与应对方式研究
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动,利益格局进行了深刻的调整,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为我国的社会发展与进步带来巨大了活力,同时也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矛盾。对于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而言,他们在承受学业、择业的同时,又要直面社会经济和社会结构变革等外在压力要素,直面个人成长的生理与情感等内在压力因素,这些压力反映到大学生的心理上,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矛盾和冲突,导致心理不和谐,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个人发展。这些问题正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党中央审时度势的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2006)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以中共中央会议文件形式确认了“心理和谐”这一概念,并将“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提升到国家建设的高度,优化国民心理和谐水平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此后,关于心理和谐的研究持续升温,相关研究层出不穷,心理和谐的研究已经成为中国心理学研究本土化一个热点。
因此,引导大学生理性地面对各种矛盾和冲突,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和谐的心理环境,成为当前高校面对的重要课题。

  • 添加微信,提供课题关键词,帮你找

猜你喜欢

热搜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