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移动短视频新闻生产与传播模式研究—以梨视频为例

请输入课题关键词,搜索相关范文

文档下载

网盘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jQoC-QYKlovVgaY-F8pQzw

提取码: kosa


部分内容展示

自2015年起,移动短视频新闻以迎合当代用户新闻需求的载体形式迅速发迹,并于2016年进入其爆发增长的元年(虎嗅,2016)。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曾言:“媒介的重要效果来自于形式,而不是内容。”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和信息载体的迭代,新闻的采编、制作、传播及分享过程随之革新,新闻从以“图文”为主的平面化形态向以视频为主的富媒体化演进,新闻接收场景从固定、延时到移动、即时过渡。移动短视频新闻作为舶来品,在国外已有成熟的发展,前有Viddy、Facebook、Instagram等互联网社交巨头试水,后有BBC、路透社等老牌媒体跟进,目前已蔚为新闻报道之潮流,在如巴黎暴恐事件、布鲁塞尔爆炸案等突发事件当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回观国内,以小咖秀、美拍为代表的社交软件掀起移动短视频热潮,而移动短视频与新闻资讯的嫁接则进一步开拓了新闻传播的新模式。当前,新华社、央视、《海峡导报》等传统媒体纷纷开展短视频新闻业务,业内自媒体人也陆续下海,投身移动短视频新闻创业领域,可以说,移动短视频新闻已经成为目前文创产业热潮中最有代表性的弄潮儿。基于此,本文以梨视频为例,对其新闻生产及传播模式进行研究。
从理论上来说,作为继文字、图片、声音、图像、长视频之后的又一种新闻语言,有必要从理论高度回溯其发展、分析其现状并尝试预测其未来。目前,移动短视频新闻在概念、特点、用户需求、理论基础等方面的研究尚有空白,对移动短视的新闻生产与传播进行研究,可为该学术领域提供理论参考。从现实上来说,自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8·18讲话”中提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的媒介融合战略开始。面对日益捕获受众注意力资源的移动短视频新闻,传统媒体需要做出及时、成功的尝试。因此,研究移动短视频这类新兴媒体有助于推动我国传媒行业的发展。
康复论文
动短视频新闻是通过智能终端设备采集和接收,由专业媒体人编辑,以社交平台或移动应用终端为分发渠道,以信息传达为首要功能的时长短小的视频新闻体裁。具体特征为:
时长较短。时长是移动短视频与其他视频形式区分的核心特征。学者认为,移动短视频的时长为“几秒到几分钟”、“5-15秒”、“一般在30秒以内”、“一般为8-30秒”等等不一而足,但要义是短小,能集中高效的捕获受众注意力。
移动端采编和接收。移动短视频是通过智能设备中的采集和收看的,智能设备中的移动应用则简化了视频的编辑流程,加速了传授双方的信息交流。
社交渠道分发。移动短视频具有突出的社交功能,主要依托各类社交媒体分发,以唤起强关系或弱关系的聚焦。在部分学者看来,移动短视频与其说是一种信息载体,不如说更像是一种新型的社交工具。移动短视频新闻是移动短视频技术在内容领域的衍生品,与之接近但不完全相同,因此除上述定义涵盖之特征外,移动短视频新闻还需体现更多的新闻性:首先,移动短视频新闻的内容必须与新闻高度贴近,即对“新近世界发生之变动”的记录,涵盖公共领域的突发事件、网友亲身经历的重大新闻现场、公共环境、生活中的趣闻轶事、事先策划的各种网友试验、体验视频等等多个角度;其次,从生产者角度而言,移动短视频的定义基本站在UGC(用户生产内容)的立场上,而未突出组织生产或专业生产内容的重要性。而新闻有别于UGC内容,需要符合采写规范与报道模式,以高效、全面的报道事实。因此,移动短视频新闻不能仅仅依靠UGC内容,还要经过新闻人专业的剪辑和处理,也就是采用一种PGC+UGC的内容生产模式,从新闻人的专业视角编码信息,减少冗余,提高致效性;第三,作为讯息的一种形式,移动短视频新闻的首要功能是告知而非社交,在强调“渠道、体验”的特点之上,要遵循“内容优先”的原则,即要先采编有价值的视频信息,继而再通过社交平台或手机应用加以分享,获得关注和流量,引发舆论场对新闻进行二次发酵。

  • 添加微信,提供课题关键词,帮你找

猜你喜欢

热搜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