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献综述 >

临终关怀在癌症晚期病人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请输入课题关键词,搜索相关范文

文档下载

网盘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TZ75a2dXbwhuGUlLhD82Pg

提取码: 6x9q


部分内容展示

临终是生命过程即将终结的阶段,临终关怀是指对临终者在身、心、灵、社等方面提供的全人、全程的照顾[1,2]。临终关怀的目的在于减轻临终患者的心理负担,解除患者对疼痛及死亡的恐惧和不安[3]。据统计,在我国,恶性肿瘤是国内居民首位死亡原因,且死亡率成上升趋势,癌症晚期病人医疗费用昂贵,生命质量差,医疗资源浪费,且部分患者会由于对疾病的恐惧,产生绝望以及抑郁等心理特征,使得临终关怀成为一种迫切需要,晚期癌症患者已成为临终关怀的主要服务对象[4]。进入21世纪,临终关怀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和政府的支持,卫生部发布《中国护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将临终关怀列为“十二五”规划重要目标之前,部分省市的职能部门已经开始着手推动临终关怀的发展,如上海市发布了《关于做好2012年市政府实事舒缓疗护(临终关怀)项目的通知》,对居家晚期癌症患者提供药费补助,建设标准化舒缓医疗病房[5]。结合本文研究思路,现将对临终关怀在癌症晚期病人中的应用进展的研究状况进行文献梳理如下。
康复论文
西塞丽 桑德斯(Dame Cicely Saunders)医生提出的。她从1948年开始临终关怀事业,1963年,桑德斯在赴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的一场讲座中介绍了为临终患者提供专业照护的概念[6]。在这场讲座中,她向在场的医学生、护士、社会工作者及牧师等讲述了整体临终关怀的概念,并发表了临终癌症患者及其家属的照片,以此展示了在症状控制前后的戏剧性变化。这个讲座引发了以下一系列事件的发生,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临终关怀的现状,1965年,她应邀成为耶鲁的客座教授。并于1967年,在伦敦的郊区创建了第一所现代的临终关怀医院——圣克里斯托弗临终关怀院[7]
由于政府重视和民众积极参与,西方国家临终关怀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受到了西方国家政府大力支持。随着需求不断增加,临终关怀服务机构呈现出规模大、数量多的态势。在 1980 年,美国就将临终关怀纳入了国家医疗保险法案。英国将临终关怀作为公民基本医疗服务被纳入国民医疗保险体系。1997年,临终关怀运动关注终末期的生命质量以及增加公众意识及医生教育的需求。临终关怀的理念和照护的概念开始以姑息(Palliative)和终末期照护(End-of-life Care)为中心[8]
中国大陆的临终关怀的重要特征是科研机构的学术活动成为推动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的主要动力。1988年,在美籍华人黄田中博士的帮助下,崔以泰副院长与天津医学院院长吴咸中合作创办了天津医学院临终关怀研究中心,标志着中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兴起[9,10]。随着学术研究的进展,临终关怀相关会议的召开,促进了临终关怀事业在中国的发展。与此同时,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的机构也不断兴起,1988年在上海创建的南汇区老年护理院被认为是国内第一家临终关怀服务机构。1990年,天津医学院的病房开始收治病人,也有学者将它看做我国第一家临终关怀病房[11]

  • 添加微信,提供课题关键词,帮你找

猜你喜欢

热搜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