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审计视角下的资产证券化风险与防范建议

请输入课题关键词,搜索相关范文

文档下载

网盘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Q7gBCAMIrsEzHXjkIw1CoA

提取码: yldc


部分内容展示

摘要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商业银行也在不断崛起,同时我国当前仍在大力推动金融市场化改革,以此来促进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金融市场起步较晚,整体的发展水平不高。而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整体增长乏力,叠加贸易战的兴起,我国的商业银行的经营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不良资产率有上升的风险。在国际上,不良资产证券化被普遍认为是解决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有效金融工具之一。但是我国当前在该领域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还缺乏相当的运作经验。本次以此为切入点,介绍了资产证券化的审计内容,并基于审计的视角对资产证券化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萃二期”是我国2016年重启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以来,第一个以小微企业不良资产作为基础资产所发行的证券化产品,本次研究中选取了“和萃2016-2期”为例,进行分析,以此来发现其中存在的潜在风险,由此提出了建立信用评级制度、完善SPV标准、完善定价技术和综合运用内外部信用增级等建议,以此来我国的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不良资产;资产证券化;审计;“和萃2016-2期”;更多范文
审计论文
1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1.1.1 选题背景
资产证券化发展于美国政策性住房金融领域,上世纪70年代,在政府信用的担保下,美国出现了第一张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RMBS,Residential 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在日本、韩国,资产证券化是政府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我国资产证券化实践起步较晚,起步于1990年,多年探索后,于2005年正式开展试点。较早的资产证券化实践包括三亚地产投资券、银行不良贷款证券化以及信贷资产证券化。中国资产证券化十多年来从无到有,经历了一段曲折发展的历程。从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规模来看,2005~2008年期间证券化呈现曲折缓慢增长,2008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证券化业务一度暂停,2009~2011年资产证券化发行规模为0,2012年的证券化重启使得2012~2015年证券化规模出现飞跃式增长,最高发行金额达到5953亿元。2017年,我国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超过万亿元,市场存量突破2万亿元。在政策推动下,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成功扩围,PPP资产证券化发展迅猛,消费、租赁、扶贫、绿色类资产证券化产品全面开花,市场步入创新提速、发展深入的更高级阶段,在盘活存量资产、支持实体经济、助力普惠金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8年,应该尽快完善资产证券化法律制度体系以适应市场创新需求,引导信贷资产证券化向纵深迈进,促进不良资产证券化向常态化转变,加快PPP、住房租赁等重点领域的证券化发展,从而推动资产证券化市场走向成熟,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 添加微信,提供课题关键词,帮你找

猜你喜欢

热搜课题